在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中,小微企业是最具活力的细胞——它们承载着创业梦想、吸纳着大量就业,更孕育着市场创新的无限可能。但与此同时,“缺抵押、融资贵、贷款慢” 现实困境,也是小微企业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
2025年,国家发布多项提振信心政策,如何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这些微观主体,成为破解民生与经济难题的关键。
过去,金融机构多以“资金提供方”的角色参与普惠服务,聚焦于解决小微企业“钱从哪来”的问题,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仅靠资金支持已无法满足小微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成长需求——它们既需要灵活高效的融资服务应对经营波动,也需要数字化产品提升运营效率,更期待通过品牌赋能和资源对接打开市场。
在此背景下,在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金融工作事务中心的指导下,中信百信银行携手新华网共同发起“看见一百个信心的朝向”普惠金融公益推广计划。该计划作为为企业提供从“资金支持”转向“生态构建”的实践样本,成功入选由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2025年21世纪金融竞争力优秀案例“年度典型普惠金融案例”。
如何将政策红利与数字金融创新,精准对接小微企业真实成长需求?如何以切实服务传递信心,让每一份坚守获得回响?中信百信银行的探索,正在为普惠金融的深化提供新路径。
创业担保贷,破解小微“融资焦虑”
小微企业融资难的核心症结,始终绕不开“缺抵押、成本高”两大痛点。
为破解这一难题,作为国有控股的数字普惠银行,中信百信银行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推出了“创业担保贷”,将其打造成了服务小微企业的政策抓手——针对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普遍遇到的资产抵押难题,在财政金融相关部门的牵引下,引入担保公司,基于企业信用和纳税数据做出担保,帮助企业实现免抵押贷款。
在北京朝阳区经营徽忆餐厅的陶勇,对此有着深切的体会。创业初期,客源不稳、资金紧张、人手不足等难题接踵而至,让他疲于应对。“中信百信银行提供的‘创业担保贷’,可以说是给我们注入了生命力,而且是免担保的,利息又非常低,当时一个星期就办下来了。”
陶勇坦言,这笔贷款不仅解了燃眉之急,更让他能够将“省下来的钱”投入到食材升级与服务优化中,无需再为资金问题分散经营精力。
像陶勇这样受益的小微企业还有很多,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明。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中信百信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27.03亿元,较年初增长39.58%。
这笔金融“活水”不仅规模稳步提升,更精准流向批发零售、民生服务、住宿餐饮等多个重点行业,让“快融资、好融资、低成本融资”的服务,真正落地到更多日常经营场景中。
数字化产品,适配经营节奏的“定制款”
深耕小微市场多年,中信百信银行深知不同行业的经营特性,比如餐饮企业有旺季备货、淡季休整的周期,快消商贸需应对节庆促销的资金波动,露营装备租赁则要匹配文旅消费的季节性需求……
为此,中信百信银行通过多维度市场调研拆解用户需求,整合小微企业动态经营数据,构建标准化数据资产,打造出全流程线上化的“生意贷”产品——从申请到放款无需线下跑腿,最快一分钟即可到账。
更关键的是,产品支持“随借随还、按日计息”,旺季进原料、付货款时可即时用款,淡季无需资金时不产生额外利息,最大化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成本,完美适配了小微企业“用款短、频次高、需求急”的周转特性。
在快消行业摸爬滚打七八年的“老兵”郭大永,对这种“懂生意”的金融服务赞不绝口。“通过朋友介绍接触到中信百信银行的生意贷,最大的感受是他们的服务理念和传统模式完全不同。”
郭大永回忆道,以往申请贷款需要准备大量纸质材料,审批流程冗长,往往等资金批下来,商机已经错过了。而“生意贷”通过数据化授信模型,将企业资质和真实经营流水作为最有力的信用证明,申请提交后很快就完成了审批。
在数字化的持续驱动下,中信百信银行的产业金融服务还在不断迭代升级。一方面,完成了“生意贷”底层能力的优化升级,整合小微企业多元经营数据,综合评估其实际营收能力,持续提升信贷产品与生意人需求的匹配精准度;另一方面,聚焦小微企业“订货付定金、供货结款慢、中标需垫资”的实际需求,同步推出多场景供应链金融服务,让金融服务真正跟着“经营场景走”。
政银媒协同,构建普惠金融“生态闭环”
对于市场声量薄弱的小微企业而言,资金支持只是发展的“第一步”。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些企业往往缺乏专业的品牌推广渠道,优质的产品和服务难以被更多消费者知晓;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它们也难以精准对接政策资源和行业伙伴,发展之路步履维艰。如何让小微企业的坚守与创新被更多人看见、认可,成为打开更大市场的关键所在。
正是洞察到这一深层需求,在北京市朝阳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朝阳区金融工作事务中心的指导下,中信百信银行携手新华网共同发起“看见一百个信心的朝向”普惠金融公益推广计划。
该计划依托“政银媒协同”的独特模式,为小微企业搭建起走向台前的桥梁,提供从政策对接、资源赋能到品牌发声的全维度支持,真正构建起普惠金融的“生态闭环”。 在这些小微企业的成长故事里,既有金融“活水”的精准滴灌,更藏着创新的活力与坚守的力量。
从“创业担保贷”的政策红利直达,到“生意贷”的数字化精准适配;从单一的资金支持,到“政银媒协同”的生态赋能,中信百信银行用实际行动证明,普惠金融不止于贷款,更在于读懂小微企业的真实需求,让普惠金融扎根场景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