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抱团方向补跌,后续节奏如何11月18日市场最强热点

常长亭:盯紧股价提前回撤的相关新质生产力股

高位三连阴,中期调整?大盘会继续回落吗?

创业板还等着去创出新高,指数不能这么就跌下来

股海之虾:观察移动支撑区有效得失做好对应操作

玉名:又来到关键位置,调整的第一目标位

海西一狼:关注三个信号,等一个多头合力临界点!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读懂信贷资源投向新变化

    2025-11-19 08:03:14 来源:经济日报
      

    金融是经济的镜像。信贷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实体经济不同领域和行业资金需求的变动。近年来,随着经济向高质量发展不断迈进,信贷结构也较过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97万亿元。从投向看,与新动能相关的贷款呈现出较快增速。

      

    在经济“换挡转轨”的过程中,增长动能由基建、房地产等传统领域向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等新兴领域逐步转换,反映在信贷方面就是信贷结构的变化。这既是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自然结果,也是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质效提升的体现。

      

    目前,金融“五篇大文章”相关领域的贷款增速都超过了10%,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其中养老产业贷款增速更是接近60%,覆盖的主体范围也更加多元。而民营、小微、“三农”、就业创业、就学助学等领域的主体,既是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也是优化结构的重要着力点。金融支持的主体类型和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对经济增长来说,既是补短板,也是增活力。

      

    经济转型升级需要合适的工具来撬动。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的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9月末,支持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余额已接近4万亿元。央行的结构性工具,主要是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国家重大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在这些领域,初期社会资金进入的意愿比较低,需要中央银行的资金先期进入、发挥引导作用。

      

    高质量发展阶段不需要片面追求垒高信贷规模。如果还像过去那样,只盯着贷款增速,既不符合经济规律,也可能带来僵尸企业难以出清、资金空转等问题。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随着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货币信贷要从外延式扩张转向内涵式发展”,这是对新形势下做好金融宏观调控的深刻阐述,未来重点是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升信贷资产质效。

      

    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信贷资源的投向,也有助于金融更好支撑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近年来,人民银行不断丰富工具箱,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持续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产品和服务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适配性。特别是围绕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以及支持扩大内需等要求,把更多信贷资源投向国民经济有需要的地方,促进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

      

    优化信贷结构不仅是宏观调控思路转变的需要,也是银行实现自身经营目标的客观要求。近年来,一些银行通过改进内部资金转移定价、优化绩效考核标准等方式,持续完善内部治理,有效传导央行政策激励,实现了信贷“量”的合理增长与“质”的不断提升。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