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7日讯 北京时间11月4日发布文章《“异地揽储”再遭曝光、年内累罚近800万:华瑞银行“顽疾”何解?》称,2025年2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开出一张对华瑞银行的巨额罚单,罚没合计680.12万元。该罚单列明的多达12项违规事由中,既有“以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也有“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问题。这意味着,华瑞银行在存款和贷款两端的违规操作均已被监管部门查实。从被媒体曝光异地违规展业,到因“不正当吸存”等问题遭遇重罚,再到整改落实不到位屡被点名,直至再次被曝“开后门”揽储,这一连串事件凸显出该行在合规执行层面的系统性问题。公开信息显示,截至10月15日,华瑞银行年内已累计被罚没近780万元。
南方都市报10月17日发布文章《年内第三张罚单,华瑞银行被罚70万,称已全面完成相关整改》称,2月18日,华瑞银行因存在12项违法违规问题,被上海金融监管局罚没共计680.12万元万元。4个月后,华瑞银行再度收到罚单,此次开出罚单的机构为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据悉,华瑞银行“违反信用信息采集、提供、查询及相关管理规定”,被处以29.64万元罚款,这是该行2025年的第二张罚单。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发布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内容指向了上海民营银行代表的华瑞银行。据公开资料显示,这是华瑞银行在年内收到的第三张罚单。华瑞银行此次被罚是因生产环境数据安全管控不足、现场检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彻底。为此,上海金融监管局开出了70万元的罚单。
中国证券报10月28日发布文章《华瑞银行异地揽储调查:明限上海地区 却为异地客户开“存款后门”》。文章称,华瑞银行虽在微信小程序中明确其年利率2.35%的存款产品“仅限上海地区客户”,但经工作人员开通存款通道,异地客户同样可以完成线上存入。这种异地揽储行为,不仅面临合规风险,也潜藏流动性隐患。
文章指出,此类情况并非个例。在社交平台上,多位网友分享了通过华瑞银行手机银行App或微信小程序异地存款的经历,与记者情况类似,即在注册账号后,由华瑞银行工作人员主动联系并协助完成异地线上存款。此外,还有不少“存款特种兵”选择跨省亲赴上海,通过线下开户成功存款。
这并非华瑞银行首次在揽储环节出现合规瑕疵。今年2月,该行就因以不正当手段吸收存款等原因,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局罚款680万元。此外,该行还涉及未经核准履行高管职责、违规少提减值准备、以贷收费、大额风险暴露不达标、违规发放车位贷等多项严重违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