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直播

第六感觉:如何解读大盘周一阴十字星呢?

股心:情绪先于回暖,月初能否迎来反弹?

常长亭:低迷下跌中个股的量价关系尤其关键

3月31日市场最强热点贵金属板块逆市走强!

3月31日周一早间市场信息外围大跌,考验A股韧性

热点精选:农用机械+低空经济+汽车整车+稀土永磁

商业观察:“芯片一哥”中芯国际为何增收不增利?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个人消费借贷莫贪多

    2025-04-01 08:18:42 来源:经济日报
      

      彭 江 

      

      个人消费贷款政策迎来新调整。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通知明确,个人消费贷款自主支付的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个人互联网消费贷款金额上限可阶段性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针对有长期消费需求的客户,商业银行用于个人消费的贷款期限可阶段性由不超过5年延长至不超过7年。 

      

      个人消费贷款政策的调整非常必要,此举有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贷款政策定向支持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文旅教育等新兴消费领域,可以更好地满足居民对大宗消费的需求,让消费者更加灵活地规划资金,满足对教育、医疗、装修、汽车、家电等消费场景的实际需求。贷款期限的延长减轻了消费者的还款压力,贷款政策还向新市民、应届毕业生等群体倾斜,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普惠性。 

      

      个人消费贷款政策虽好,但个人在申请贷款时不可贪多,应坚持按实际消费需求申请贷款,不可将贷款用于非必要消费,更不可小马拉大车、过度使用贷款资金让个人面临过度负债风险。 

      

      个人过度借贷带来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需要格外重视。借款人过度借贷后,财务状况稍有波动就容易导致资金链断裂,掉入债务陷阱,埋下金融风险隐患。甚至可能诱发恶意逃废债、暴力催收以及违法违规代理维权等社会问题。 

      

      个人在申请消费贷款时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和实际需要,合理适度,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内,切不可因为额度高、利率低就随意申请。此外,金融消费者还应牢记,切莫挪用贷款资金。申请的消费贷资金只能用于贷款合同指定的消费场景,个人在获得消费贷款后如果没有按照贷款合同约定使用贷款资金,将会被银行追责要求提前还款,并影响个人征信记录。 

      

      金融机构要合规放贷,履职尽责。当前,有的金融机构在消费贷款产品的设计和推广中并不合规,在产品营销上采用诱导宣传等方式推动消费者过度借贷。在借款用途评估和贷后管理方面,有的金融机构也并未做到尽责,任由借款人将贷款资金用于直播打赏、游戏充值、投资楼市股市、理财等贷款合同约定之外的领域。部分放贷机构和助贷机构为了冲业绩,在办理贷款业务时没有全面、客观评估借款人的借款用途、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故意诱导金融消费者不合理贷款,超前消费。 

      

      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出台配套政策,加强监管、治理乱象、防范潜在风险,让好的政策发挥出好的作用。针对当前部分金融机构、平台的过度借贷、营销诱导行为,监管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处罚力度。对各类金融机构展业行为开展合规合法教育,端正其经营理念,整治金融机构违规诱导个人过度借贷行为,为金融消费者保驾护航,防范潜在风险。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