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敏感点位释放重磅信号! 彬哥:A股六月行情展望

6月1日利好及其影响个股 借利空洗盘、假摔后再攻

雄鹰:六月A股慢牛仍在路上 一板块有望卷土重来

6月1日周二早间市场信息 “儿童股”都会涨大成人

精选右侧主升浪模型!6月01日擒牛姐盘前观点!

天赢居:把握好个股机会 巡航:突发利空 注意三点

先有房子之后才有孩子 弈樊:像儿童一样单纯快乐

  • 又一长租公寓爆雷!黄金疯涨,“中国大妈”解套了?
  • 2019年那些翻车的首富们超强台风“利奇马”逼近
  • 全球股市重挫,黄金抢占C位警惕,又一白马股"凉了"
  • 中国单身成年人口超2亿在朋友圈骂人被罚1000元
  • 人民币"破7",央行紧急声明亚洲“整容王国”套路多深
  • 教授建议降低法定婚龄一夜暴富的“锦鲤”女孩咋样了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央行数字货币研发、应用需要关注哪些问题?专家学者这样说

    2021-06-01 13:06:05 来源:财联社 已入驻财经号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面对数字化浪潮,中央银行有必要主动创新法定货币的发行和流通方式,探索央行数字货币以优化法定货币支付功能,缓解私人支付工具的冲击,提高法定货币地位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原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国际金融论坛2021年春季会议”分论坛上表示。

      各国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应如何设计、如何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又应该如何监管?在上述论坛上引发了各国专家学者的讨论。国际清算银行亚太区首席代表悉达多·蒂瓦里指出,央行发布数字货币的时候,首先要保证货币币值的稳定,也要保证整个体系运行的稳定。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何平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具备了先进的技术,可以帮助整个经济加速实现数字化的转型。其在应用的场景以及与其他支付手段的定位、合作,包括在国际支付体系中的定位与合作竞争方面,都需要有更多的顶层设计,不能简单地盲目推进。

      数字货币研发这几点需考量

      姚前认为,数字货币研发,需要从多个维度来考量。如在技术路线上,数字人民币采用了账户路线,而有一些国家则选择了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技术路线。但对数字货币来说,基于账户和基于代币两条技术路线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代币也是一种账户,是新型的加密账户。相比传统账户,用户对加密账户的自主掌控能力更强。”姚前表示。

      而在央行数字货币是否使用智能合约的问题上,姚前认为,数字货币不能只是对实物货币简单的模拟,若要发挥数字优势,未来的数字货币一定走向智能货币。

      此前有业内人士担心,加载除法定货币本身功能外的智能合约会影响其法偿功能,因此建议对央行数字货币加载智能合约持审慎态度。但目前,加拿大、新加坡、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等开展的央行数字货币研究项目,均实现了智能合约。

      姚前认为,此前出现了一些由于智能合约安全漏洞而引发的系统灾难,这说明该项技术成熟度有待改进,所以央行数字货币应在充分考虑安全性基础上,从简单智能合约起步,逐步扩展其潜力。

      在运行架构方面,姚前指出,商业银行传统账户加数字货币钱包的架构体系,避免了央行数字货币对商业银行的冲击,目前双层架构正逐渐形成各国共识,数字人民币也采用双层运营体系。他认为,双层运营和单层运营也并非二选一的关系,二者可以并行不悖、兼容并蓄,以供用户选择。

      价值属性方面央行直接负债还是运营机构负债,也是数字货币研发需要考量的重点之一。此外,还需要考量的重点有是否计息,以及发行模式采用发行还是兑换。

      应用场景、金额需精心设计

      “监管也是央行数字货币研发需要考量的重点。”姚前认为,这需要在隐私保护与监管合规之间取得平衡。在数字世界中,数字身份的真实性问题、隐私问题、安全问题或涉及更大的社会治理问题,需要做深入研究。

      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聂庆平也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在使用方面,未来还面临挑战,其中之一即安全性。聂庆平称,这需要认真分析现行的央行数字货币相对于传统的银行进行的客户身份认证、账户管理、账户划转等,是不是带来更大的安全性,其中有没有漏洞。

      在央行数字货币应用方面,何平谈及在国际支付体系当中其有限匿名问题。何平认为,这会带来国际资本的匿名流动,不利于各国监控资本流动。

      “央行数字货币在国际支付当中应当承担什么角色?区域性的还是全球性的?大额的还是小额的?需要我们斟酌。”何平指出。

      支付边界方面,何平表示,从功能上来讲,央行数字货币是去中介的电子支付手段,不依赖于商业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其具备传统电子支付手段的所有优势和特点,可能会带来加速脱媒,导致金融体系的结构性巨变。

      何平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替代M0的小额支付会增加社会的持币偏好,这一点并不需要过分担忧,但如果央行数字货币替代了银行的B2B支付,诸如大额的转账等,就可能带来金融快速脱媒,短期内的快速巨变需要考虑金融体系能否承受。

      “金额的限制、场景的限制,这需要精心设计。”何平如是说。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