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客服
使用财视扫码登陆 中金二维码

下次自动登录

登录
忘记密码?立即注册

其它账号登录:新浪QQ微信

手机网
精华推荐 财经号
博客 热门话题 直播

老怪:股市亟待正本清源智华:消化压力关等待领涨点

天尊:下周迫近3100点展锋:弱势震荡,或有继续下杀

邢星:大盘缩量调整释放短期风险老K:缩量整荡整理!

浩瀚:大盘下周探底回升掠鹰:阶梯调整结束螺旋上行

灯塔:下跌中继还有低点股痴:沪市下周再冲3300点!

彬哥:下周市场展望及预期先河:静静等大盘短线止跌

隐者:大盘下周有个止跌反弹集结号:警惕回踩生命线

  • 视觉中国惹众怒爆发视觉中国们的黑洞产业链
  • 视觉中国80%营收源于“维权”?小心这些雷股
  • 社科院报告预警,事关养老金看牙花了一半首付
  • “报喜鸟”创始人因车祸去世顾雏军案再审改判!
  • 房东和开发商联手出货北上资金4天净流出90亿
  • 一代手机巨头落幕央视曝光:进价85元标价2.8万
  • 徐小明 天赢居 寒江钓客 洛阳上官 幽兰行天下
  • 老孙头谈股 秦国安 龍哥论市 蒋律 股海潜蛟
  • 山东虎子 牛家庄 孔明看市 A炼金师 先知窝窝
  • 灵枝 旗帜先明 短线高手 牛传千股 龙头1988
  • 鸿牛 短线王 律动天成 海西一狼 五域论湛
  • 狗蛋 李博文 波段龙一 股市猎枪 涨停板老黄
  • MORE图说财经

    区域经济新信号:不拘一格“抢人才”

    2019-04-15 07:34:02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佚名
    分享到
    关注中金在线:
    • 扫描二维码

      关注√

      中金在线微信

    在线咨询:
    •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马梅若

      近期,户籍政策的变动引发广泛关注。

      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提出,积极推动已在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放开放宽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超大特大城市要调整完善积分落户政策,大幅增加落户规模、精简积分项目,确保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

      这一政策不仅被视为户籍制度改革向前迈步的重要之举,也被视为各城市发出的“抢人”信号。而“抢人”的背后,正是我国经济结构、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一系列转变。

      首先,从土地面积的城镇化到人的城镇化。

      在此前数十年间,新城建设、新区建设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流。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陆铭曾表示,经其研究测算,早在2014年,全国280多个地级市中有272个已经建有当地的新城,开建新城的城市占整个中国地级城市总数的90%以上。而这些新城规划面积达6.9万平方公里。按照当地规划及保守估算,上述新城建成以后可以容纳约6亿人口,把今天中国所有仍在农村居住的农民都搬到规划的新城里还有余地。

      也正是基于此,过去几年内,“鬼城治理”成为一大关键。曾被视为阶段性GDP推手、看起来很美好的新城建设,在后期无法转化为实际的GDP增长、经济发展新增量,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也是不少区域“建设性投资”未发挥实际作用的重要掣肘。而落户政策的松动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各地已经从拿地建工程的思路转为招人纳贤的新方向。这也是城镇化进入下半场的关键。

      其次,从特高新人才争夺战到全面人口争夺战。

      实际上,早在过去两年,包括西安等地在内的“抢人大战”已经如火如荼,不少二线城市已经推出了各类优惠性政策。如果仔细分析多项吸引人才政策的变化,可以发现从此前吸引特高新人才到后来不断放低的落户门槛,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来者不拒”。

      这并非意味着对高级人才的忽略或轻视,实际上,如果营造出适宜发展和生活的环境,人才自然也会流向当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刘世锦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很多大城市,找个大学生容易,但找个优秀的家庭帮工并不容易。很多地方真正欠缺的是普通劳动者。目前,城市若想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则需要各方面人才。因此,人才之争并不局限在所谓的高学历、高技术人才。

      随着近几年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差异化的高素质人才更成为一个新的“短缺”领域。一边是裁员导致就业压力的消息,一边是“柔性”技术从业者匮乏的新闻,这说明,包括工人在内的就业人口也需要结构性优化。实际上,不少行业并非需要掌握高难度的技巧,良好的服务态度、扎实的行业知识、活学活用的能力,正成为包括养老产业等行业急需的本领。

      再次,从百米冲刺到马拉松式的发展模式之争正在成形。

      从建高楼设园区立新城,到关注民生、产业与营商环境、人才成长环境,前者追求的是大项目、高速度发展,后者强调的是长线布局。实际上,从面子工程到基础要素建设、人才吸引和发展环境建设等里子工程也在逐步落地。

      这一轮比较积极的城市不乏西安、武汉、郑州等内陆型城市,而这些城市也被视为本轮区域发展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大受益者。

      当然,也有不少人提出建议,这一轮“抢人大战”背后,更需找到真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西安为例,其第二产业增速虽然稳定,但比其他千万人口级城市或所谓新一线城市仍有明显差距。在这一背景下,西安近几年尝试了抖音推广、引入阿里巴巴等区域总部落户以及加大吸引外资力度等政策,在城市营销、营商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

      尽管短期内政策落地的产业成果难以看到,但人口效应已经有所体现。据统计,2018年,有9个城市的人口增量超过了20万,有4个城市增量超过30万,分别是深圳、广州、西安、杭州。除西安外,其余三地均属于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具有长期比较优势的地区。可以说,在这一轮“抢人大战”中,西安初步实现了政策目标,而如何更好留住人才、让其发挥竞争优势则是此后继续发展的关键。

    热门搜索

    为您推荐